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挑战,《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应运而生。**将围绕这一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规划背景
1.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2.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能源安全风险增加:国际能源价格波动、资源供应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二、规划目标
1.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
2.能源结构优化调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3.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构建多元供应体系,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三、重点任务
1.优化能源结构
1.1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比重。
1.2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煤炭利用效率。2.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2.1加强节能降耗: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输送、储存、转换等技术水平。3.加强能源安全保障
3.1构建多元供应体系:优化国内能源布局,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3.2拓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市场,保障能源进口安全。四、政策措施
1.完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能源监管,规范能源市场秩序。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能源产业技术创新。
3.强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变革。五、实施路径
1.明确责任主体: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能源发展。
2.加强规划协调:统筹规划能源发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3.强化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能源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六、预期效益
1.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实现能源消费总量合理控制。
2.优化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降低环境污染。
3.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多元供应体系,保障能源安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安全保障等措施,有望实现能源发展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