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分录怎么做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发布时间:2023-12-29 14:53:05 股票基金
公允价值变动是指资产或负债在特定时间内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和投资者对其价值的变动而产生的影响,是会计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会计处理中,公允价值变动通常需要进行相关的会计分录,并计入特定的会计科目,以便正确记录和统计这一变动。
1. 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会计处理的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2. 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相反地,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时,会计处理的分录如下: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科目
在公允价值变动过程中,形成的利得和损失需要计入特定的会计科目,这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该会计科目涉及到的资产或负债包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处理分录如下: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日记账的关系
日记账是用来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变动情况,而公允价值变动不涉及这些会计科目,因此在日记账中不会出现公允价值变动的记录。
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处理分为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和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两种情况,分别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其他综合收益。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则是一种损益类科目,用来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等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和记录对于企业准确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以及计算损益十分重要。正确使用相关的会计科目和分录,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有力的依据。